在《江南百景图》手游里,中秋角色会是谁呢?江南百景图发布预告,将于9月29日上线新角色,还同步发布了剪影预告。不少小伙伴都在分析探讨这个剪影,猜测新角色究竟是谁。大家是不是也很想知道中秋角色是谁呀?小编整理了网络上的一些推测,一起来瞧瞧吧。
1、于谦
字为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人因此称其为于少保 。他是汉族,籍贯为浙江杭州府钱塘县(即如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)。此人是明朝的著名大臣,也是民族英雄。
永乐十九年(1421 年),于谦考中进士。宣德元年(1426 年),于谦以御史的身份,跟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。在平乱过程中,他严词斥责朱高煦,从而受到宣宗的赏识。之后,于谦前往江西担任巡按。宣德五年(1430 年),他又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巡抚河南、山西等地。
到了明英宗时期,于谦入京觐见时,没有向权臣王振送礼,因此遭到诬陷而被下狱。然而,由于河南、山西两省的百姓、官吏甚至藩王都极力请求,于谦最终得以复任。土木之变发生后,英宗兵败被俘虏,面对此种危急情况,于谦力排南迁的提议,坚决请求固守京城,随后他升任兵部尚书。
明代宗即位后,于谦着手整饬兵备,对要害之地进行部署,还亲自督战,率领二十二万军队,在北京九门外列阵,抵御瓦剌大军。当时,瓦剌太师也先挟持英宗前来逼和,于谦秉持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”的理念,坚决不许。也先找不到可乘之机,无奈之下被迫释放英宗。
和议达成后,于谦并未放松警惕,依然积极筹备战事。他挑选京军精锐,将其分为十团营进行操练,同时派遣士兵出关屯守,使得边境得以安宁。当时朝廷事务繁杂,于谦独自负责征调等各项事宜,处理得恰到好处,合乎机宜。他发布的号令明确审慎,能够令行禁止,政令通达。于谦一心忧国,甚至忘却自身,从不提及自己的功劳,平日里生活俭约,居住的地方仅仅能够遮蔽风雨。但因其个性刚直,难免招致众人忌恨。
天顺元年(1457 年),英宗复辟,大将石亨等人诬陷于谦谋划拥立襄王之子,致使于谦含冤遇害。明宪宗时,于谦得以复官,并获赐祭。弘治二年(1489 年),朝廷追谥他为“肃愍”。明神宗时,又改谥为“忠肃”。其著作《于忠肃集》流传于世。《明史》对他称赞有加,称其“忠心义烈,与日月争光”。于谦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为“西湖三杰”。2、张煌言
字玄著,号苍水,浙江鄞县(今宁波市鄞州区)人,汉族,为南明时期的儒将、诗人,更是一位民族英雄。崇祯年间考中举人,在南明官至兵部尚书。顺治二年(即南明弘光元年、1645 年)南京沦陷后,他与钱肃乐等人一同起兵抗击清军。之后尊奉鲁王朱以海,联络十三家农民军,还与郑成功相互配合,亲自率领部队接连攻克安徽二十多座城池,坚持不懈地开展抗清斗争将近二十年。康熙三年(1664 年),随着永历帝、监国鲁王、郑成功等人先后离世,张煌言意识到大局已定,无力回天,便在南田的悬嶴(ào)岛(今浙江象山南)遣散义军,选择隐居起来。就在这一年,他不幸被俘,随后在杭州惨遭杀害。就义之前,他写下《绝命诗》一首。其谥号为忠烈。他的诗文大多创作于战斗生涯之中,风格质朴且悲壮,充分展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,有《张苍水集》流传于世。张煌言与岳飞、于谦并称为“西湖三杰”。清国史馆为他撰写传记,《明史》中也有关于他的记载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 年),朝廷追谥他为忠烈,将其牌位放入忠义祠祭祀,并收录于《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》。
3、苏轼
苏轼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人常称其为苏东坡、苏仙。他是汉族,出生于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,祖籍在河北栾城。苏轼是北宋时期声名远扬的文学家、书法家与画家,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治水名人。嘉祐二年(1057 年),苏轼考中进士。宋神宗在位时,他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多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 年),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,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登基后,苏轼先后担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位,并出任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的知州。到了晚年,由于新党执政,苏轼又被贬至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,苏轼获大赦得以北归,却在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,追赠苏轼太师之位;宋孝宗时,追谥其为“文忠”。
以上便是小编梳理的《江南百景图》中秋角色相关介绍,这些内容仅为推测。想必各位玩家也都有自己心中的猜测,那就让我们一同翘首以盼,等待28日之后新角色的正式发布吧。